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空间分工及对外功能测度

作者:黄林,占金刚,黄伟新时间:2021-04-12点击数:

北部湾城市群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各地级市和县级市以下均简称“城市”)。其中,两个中心城市(南宁市和海口市)对其他 13 个城市具有一定辐射作用,这种辐射作用加强了北部湾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互补,有助于激发各城市形成新兴科技服务业态并占据其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

本研究利用北部湾城市群 15 个城市科技服务业的 14 类细分行业数据,对其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包括空间集聚、细分行业空间集聚和细分优势行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度,以及对各城市科技服务业在城市之间的对外功能等进行测度。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 2013—2018 年广西、广东和海南的统计年鉴。

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在 2012—2017 年期间,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产值密度在不断提高,说明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分工集聚程度在上升,其中广东的城市空间集聚提高程度明显快于广西和海南的城市

2)科技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钦州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澄迈县和临高县等,专业化集聚程度较低的城市主要有南宁市、昌江县和儋州市

3)广西和广东的城市都有较大的科技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优势,反映出其科技服务业的相对发展水平较高、优势细分行业的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细分行业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势头良好

4)根据城市科技服务业对外功能总量和城市流强度大小,将北部湾城市群划分为 3 个层级:第一层级城市科技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对外经济联系功能和较高的集聚及辐射中心地位,包括南宁市、海口市、湛江市和玉林市;第二层级城市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分工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扩散功能,能够与其他城市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包括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崇左市、阳江市和茂名市;第三层级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包括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和昌江县。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北部湾城市群应着力提高科技服务业优势行业的空间分工集聚水平。开展科技服务业优势行业的科技研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根据城市要素禀赋对科技服务业细分行业调整优化,重点发展特色的科技服务业,打造科技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北部湾城市群应打破科技服务业在各个城市之间分割发展局面,建立和完善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城市间合作,实现科技服务业在各个城市科学、合理发展,避免城市科技服务业同构带来过度竞争。

2)北部湾城市群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心城市应在市场、资金、人才、技术上对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给予支持;加强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联通,促进城市间科技服务业功能互补。

3)把握北部湾城市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利用北部湾天然的航道和综合运输体系优势,加强北部湾城市与珠三角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北部湾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特别是科技服务业城市流强度较弱的海南的 5 个城市应主动承接珠三角城市的产业转移、促进科技服务业在本地有效集聚,提高北部湾中小城市外向服务能力。

4)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在促进各自科技服务业优势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自身科技服务业优势提高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度,如海南的城市可利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科技服务业等行业的优势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此外,为进一步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快北部湾城市群综合交通网建设,逐步形成“同城化”交通网体系。总之,北部湾城市群在优先发展自身优势科技服务业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的构建,从而提升整个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能级,并根据各城市科技服务业联系方向和强度制定其未来发展政策,实现北部湾城市群优势科技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的充分释放。

文章节选自:《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04期